网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5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泡沫时代“造币引擎”,加密货币矿业的生意经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6

积分

Ⅰ级财主

Rank: 1

积分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22:2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矿机“按斤卖”,矿场倒闭流言四起,漫漫熊市之中,与实业关联密切的矿业“生意”成色几何?


从都市出发,直奔4000米海拔的高原。密林深处的一座小水电站里,布置几千台矿机的加密货币小矿场,在城市化尚未触及的环境中,神秘且热络地悄然运作。类似的场景,还出现在新疆、内蒙、云南、西藏等等地区。
加密货币矿场多分布在人口稀少的偏远地方,跟随着电价迁徙移动。南方主水电,水电站密布,电力充足且需求较少;北方主火电,工业区较多,电力多有盈余。而矿场作为大量电力的需求方,给了这些余散的电力一个再利用出路。
南方矿场多分布在地势起伏处,往往要在盘山公路上绕行几个小时;北方矿场深扎工业区,人烟稀少,周边资源缺乏。选择这些电价低廉的区域,就意味着要牺牲掉诸多基础设施条件以及这些条件所保障的便利和安全。
BitRock副总经理、Rawpool矿池创始人李学健(David Li)所管理的矿场今年就遭遇了一起意外:夏季一场意外的泥石流冲毁了厂房的一角,砸坏了几百台机器,庆幸的是损失不重,也没有人员伤亡。而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在不可抗力的天灾面前,能选择的只是被动的接受。
矿工的生活也远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风光。他们既要懂得矿机挖矿的软件流程,又要能够处理电力、布线等等硬件问题,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耐得住辛苦。矿机24小时无间断运作,矿工们也要随时监控处理出现的网络波动、矿机过热等等异常情况。逢年过节,矿场内也需要有人维护,以免发生意外,毕竟每一个不起眼的波动,都可能带来动辄百万的损失。虽然越来越多的矿场选择了轻便的集装箱模式,也采用了更加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但是仍需要一群人时刻坚守在矿场一线。
“很多人现在不愿意做这行了,因为太苦。” Rawpool矿池创始人李学健的言语间透着些许无奈。当同行业的其他人坐在都市写字楼敲下一行代码,宣告一天工作的结束时;远在边疆的矿场管理员们则是一刻不停地检查着矿机的运转情况。远离行业“喧嚣”之外,这些运转的机器和为此奔波的管理者搭建出了整个数字货币世界的地基。
酒,才是加密货币矿业的共识基础

进入矿圈之后的第一场酒局,着实吓了黄猛一跳。高脚杯装着高度数白酒,微微碰杯,然后一饮而尽。矿业的商务酒局模式,曾令他吃惊。但现在他却早已习惯:觥筹交错,聊得是生意场上的合作;推杯换盏,认得是彼此的性情。只不过,当他向我讲述这个插曲之时,言语中仍透出几丝叹息。
矿业举行的大会更多时候是矿池、矿工以及矿机经销商彼此沟通的场合。同事也曾向我描述了她参加矿业大会后的诧异:台上嘉宾慷慨激昂,台下观众心不在焉,不少观众甚至还带着宿醉未消的疲态。
之后几番沟通后,才发现矿业大会的“特殊”之处:邀请客户一同参会,选择合适的时间走到一旁开始聊天,随后约个不错的饭店,小酌一番。在谈笑之间,促成一笔笔合作和交易。会议本身的内容反而不那么重要。矿业的商业交流似乎更像是传统生意场:抛开所谓的噱头和理想,回归到资源和需求当中,搭建信任,各取所需。而酒,不过是这场合作当中构建信任的道具而已。
而这或许与群体的构成有关,相比较区块链生态其他环节,矿圈似乎显得更接地气。矿工们不需要弄懂比特币白皮书究竟是什么,他们只要清楚矿场如何布局、电力如何供给、成本如何管控就足够了。“矿工并不一定是最懂比特币、白皮书的人。”DPOOL龙池合伙人韩冰坦言,“但一定是能打通当地资源环节的人”。
就此,我们似乎可以简单窥视出矿业的逻辑:合理地找寻利益最大化的手段。矿工寻找低廉的矿机、矿场寻找低廉的电价、矿池则寻找更加低廉的支出成本方式。各个环节,彼此信任,彼此依存。
币价、电价双波动,矿圈恐慌蔓延

相较于区块链行业的其他产业,矿业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环节复杂,从数字货币的挖掘到数字货币的增值,各个环节均需涉猎;二是实业气息浓重,矿机、矿场以及电力每一环都掷地有声。二者催化之下,导致了矿业更高的准入门槛。
但是更高的准入门槛也没有拦住投机者涌入矿业的脚步。2018年初比特币价格触及历史高点,高额的利润回报面前,投机者前赴后继涌入挖矿大军当中,尽管矿机昂贵,电力难求,仍无法阻止投机者暴涨的欲望。
可是好景不长,2018年末币价数次跳水,从近2万美元跌下4000美元关口,挖矿收益一降再降,巨额差价背后,高点入局者的收益已经难以覆盖日益沉重的电费、管理费。不少矿场就此关停,矿机转手,试图挽回损失。“现在二手矿机流通很多,也更好卖,虽然效率不高,但是价格低,回本周期短。”韩冰说。
其实,“韭菜”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已注定。对矿业生态的模棱两可,对成本管控的粗放运营,使之从一开始就丧失了赢得这场战役的砝码。一旦虚火消退,粗放式、高回报的时代便宣告结束,尚未做好“过冬”储备的“韭菜”只能成为牺牲者。
恐慌不仅来自于波动的市场行情,同时也来自于政策紧缩后的电价波动。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已经让矿业步履艰难,而2018年初开始不断收紧的电力监管更是令矿业雪上加霜。7 月 21 日,新疆有关部门强制清退违规用电“挖矿”企业,并要求于 2018年 8 月 30 日前完成。一纸明文,给本就低迷的市场再蒙上阴影。
尽管电价波动较小,且与市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每一丝波动带来的变化往往都是致命的。矿场建设完毕,设备也已入场,但如果迟迟无法通电,前期准备皆是泡影。
矿业自身也在不断进化来应对各种劣势条件。自2018年中旬开始,“集装箱”式矿场开始普遍,相比较传统的土建式矿场,“集装箱”更加便捷,且省去了场地布局的繁琐,矿场建设成本、矿机迁移成本进一步降低。
一面是国内监管趋严,一面是迁移成本降低,海外市场成为焦点中心。
尽管呼声很高,但是真正将矿场建设到海外,并正式运营的却少之又少。海外电价低廉,但是远高于国内的运营成本也让国内矿场主望而却步。“布局矿场本身就是一门生意,而生意的前提是互信,如何构建国内外合作商的互信关系是问题关键。”Rawpool矿池创始人李学健说。
DPOOL龙池合伙人韩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国外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短时间内打通所有的环节,构建起信任逻辑并非一件易事。“国外市场环境太陌生,重新探索开拓并不划算。”韩冰补充。而从目前可见的结果来看,“矿机出海”虽然给了矿场主一条摆脱困境的道路,但是能真正跑下去的则是凤毛麟角。
数字货币市场持续低迷,唱衰之声也随之而起,但矿业的实体气息浓重,各环节成本和利润清晰可见。单纯的币价低迷并不会引发行业震动,大多数从业者心里更时有币价警戒线,只要币价仍在警戒线上下起伏,便仍可盈利态势。让矿业真正恐慌的是“瀑布”,行情的剧烈波动却会打破了矿业各环节的平衡:收益骤降,成本却居高不下,矿工入不敷出。
寒冬凛冽,币价大跌挤压了矿业原本的利益空间,各环节趋于紧绷。但仍有不少矿工苦苦支撑:此刻退出,投入难以挽回;而咬牙坚持,或许还能搏到一线生机。
熊市低迷,却不见得无利可寻。

矿业的成本始终清晰可见,无论是比特币近2万美元的巅峰牛市,还是4000美元上下浮动的低迷熊市,在某一个临界点上,挖矿始终有利可图。毕竟影响着矿业变化的绝非单纯币价,其背后还隐藏着众多隐性杠杆,比如电价、矿场建设费以及矿机的价格。“矿圈很多时候不是盯着价格曲线,马上就能做决策或者做改变的事情。”Rawpool矿池创始人David如是说。
市场的低点同时也给了很多入场者机会。不少投资者开始选择在此时布局自己的产业:购置二手矿机、接盘废弃矿场、积累业内资源。新一轮市场的生命力已经初显。
除了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浮躁的消退。更多人开始细细计算起自己的成本与收益,耐心经营自己的“生意”。任何产业都不会存在长期暴利的机会,最终都会回归到合理的利润率空间,矿业不过是回归到正常曲线而已。
或许,我们不清楚熊市是否已经触底,也不清楚2019年区块链世界怎样变革,但度过漫漫熊市,与实业关联密切的矿业“生意”依旧毫不褪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财富吧

GMT+8, 2024-11-25 07:43 , Processed in 0.499201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14-2021 财富吧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